2008年11月2日 星期日

【97級】從母語與到外語的中文教學~冠穎老師說~

  當過國中老師的冠穎對於教學對象及目標很有概念,因此,成為僑教與海外華人組第二屆學生後,常思考往後可能面對的教學對象及目標為何?因為唯有知道這些重要資訊,才能精準地設計出教材並使用教法。如何將文化和語言融會貫通,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台師大國文系畢業後,經過國中實習及代課的經驗,讓冠穎對教學方面並不感到陌生,或許日後可能朝海外華人領域去發展,但對於可能會面對的海外教學也很關心,尤其在華文熱在世界各地興起後,不僅華人子弟會學華文,連外國人也會對華文產生興趣,因此了解教學對象及目標就變得格外重要。

  冠穎觀察到目前台灣輸出的華文教材很多還是以台灣觀點為主,缺乏教材在地化,所以對學習對象是否真的合宜適用,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因此首先要釐清全球學習華文的風潮是因著什麼樣的理由而興起?如果教學對象是外國人,那麼教材在地化可能是比較好的作法,因為這樣讓學習者感到親切性,學習效果自然能夠加分;如果是華人子弟學習為主,則中國文化的薰習或許更能和學生產生共鳴。

  推廣華文到海外各地,必須認清推廣學習目標,站在學習者的立場,設計合宜的教學方法與教材。同時,更希望華文學習不僅僅只是一陣熱潮,期待能夠在組上眾多有志之士的努力下,一起讓華文教學開出更美麗的花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