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日 星期一

【課程心得】華人教華語文及中華文化具絕對優勢?

  莊三慧教授2008年11月從美國參加國際研討會回來後的第一堂課,就分享參加研討會心得給學生們,她提到一個趨勢:美國高等學府在很快的未來不會缺的是華語文教師,急需要的是能教中華文化的老師,這給了有志到高等學府教授華語文者一個很重要的訊息,你能用外語教中華文化嗎?
  莊教授從其它與會者的討論中,可以感受到目前美國高等學府缺的不是教授華語文的教師,這種職缺通常是會有至少5、6位優秀的人準備遞補,台灣去的教師通常只是其中之一;美國高等學府現在急需要的是找能以英文教授中華文化的教師。如果進一步瞭解也不會覺得奇怪,有些美國人對中華文化有興趣,或是為了商業目的想瞭解中華文化,但沒時間或沒意願去學中文,要初步瞭解一個文化也不必投入那麼多時間去學該文化的語言,所以伴隨中文熱而興起的是中華文化熱潮。
  政府一位主管海外中文教育的官員也談到:美國等開發國家已經有套行之有年及嚴謹架構的師資培育及進修制度,中國想以孔子學院進入美國去傳授中華文化或中國人想法,美國政府未必會買帳,現在是因為師資供需不平衡,但以開發國家的制度及效率,很快會由美國人本身主導華語文教學的發展。同樣在台灣的學院派中也聽到類似說法,未來十年會是由白種人在台上教中華文化,未必是華人就是教師。莊教授指出,這類師資可能是目前國際漢學所培養出來的學生擔任。
  的確在國際高等學府中,國際漢學已成為熱門科系,去上課的學生當然以非華人居多,但因為具有母語優勢,所以在教授中華文化時,就能比華人更能以更流利的語言講授中華文化,也就是受過訓練的德國人可以用德文對德國學生講授中華文化,當然會比對德語不能操練如火純青的華人來教授中華文化更受歡迎。
因此,華語文教學恐怕除了對中華文化也要有所涉獵之外,外語的熟悉與掌控也會是一項很重要需要磨鍊之處。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