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焦點人物】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任弘


  任弘擔任僑務委員會首席副委員長兼主管僑教業務,任副委員長本身是台師大歷史研究所畢業,讓他在處理僑教事務的時候,更多了一份對海外華人動態的關懷之情,也希望台灣的學術研究能深入實務界,互補彼此所需的部份,讓彼此更能相得益彰。
  談到海外華人文物的維護與研究,任副委員長表示,僑務委員會主管業務下的海外華僑文教服務中心目前在全球有14處,未來希望在爭取足夠預算下,能擴增到20處;海外華僑文教服務中心可提供台灣文物的展示,讓當地華人或有興趣的外籍人士可以參觀,並且同時希望促進台灣經濟發展,因此也放置台灣觀光局的文宣資料,期盼吸引海外人士能來到台灣觀光,進一步瞭解台灣的風土民情。日後也期盼在經費及一些技術問題能獲得解決下,讓台灣研究生駐點一段時間,提供台灣學子們一個接觸海外華文教育研究的機會。
海外華僑文教中心未來需要加強功能、更新設備,更希望能成為政府自有財產,而不是承租而已,每處海外華僑文教中心除了規劃能具有800至1000人的大禮堂,還計劃設計足夠的房間數量,可作為會議室及教室使用。華僑文教服務中心主要是作為當地華人活動的聚集處,還希望搭配全球華文網,成為一個華語文數位學習中心,不僅提供僑教師資的培訓,還可以讓當地主流學校的教師也可以接受華語文的訓練,尤其是全球華文網有充足的華語文教學資料庫,教師們都可以尋找教學所需的資料。
  任副委員長希望能讓國內外同胞都知道政府對僑務及僑教的重視,所以計劃讓更多國內的年輕學子們能參與僑務與僑教的事務,參與這類事務是在國內外都可以進行,主要是讓年青學子在國內外有接觸僑胞的機會,一方面可收集相關學術資料以進行研究,一方面讓年青學子可以跟僑胞有互動,僑胞可知道國內年青人想法,年青學子可瞭解海外僑社動態及僑胞對相關事情的看法;此外,也能讓國內更多人知道僑務及僑教進行的概況。這種作法可以是讓年青學子有機會到海外僑社去進行瞭解,也可以是讓僑胞回國參訪時,讓年青學子有機會與僑胞們有座談會等互動機會。
  海外華人還有個看似無形的社區就是僑教要發揮的功能,僑教發揮的凝聚力量在僑社扮演重要的角色,在北美看到華文班雖然是週末短短三、四個小時,父母帶著小孩到學校學習中文,小孩上課的時候,父母親們就聚在一起,談談生活問題、教育問題...等等,中文學校除了提供學習機會,也成為提供聯絡華社情感的社區中心。(葉育婷、廖賢龍聯合訪談)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對僑教研究有興趣的同學們~今天的訪談看到了許多的機會和值得期待的方向喔!請密切注意相關動向~~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