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寒流來襲讓人冷得受不了,但更多令人興奮的是上山賞雪,不會想到下雪要不要上課這件事,對歐美等地的僑校老師而言,下雪跟下雨一樣,都不會影響上課,但不是有過經驗的人不會知道,這趟路隱藏攸關生命的危險。
歐美通常在10月會有第一場雪,然後越來越頻繁,有時到3月還有下雪機會,這麼平常稀鬆的事當然就不會因下雪而停課了,僑教老師通常時薪不過15至50美元不等,主要是各地狀況不一,美國西岸時薪就比東岸高;對僑校老師而言,沒人去教課是針對這待遇而去,油錢夠不夠還是其次,生命值不值得才是考慮重點,而考慮的生命不是僑教老師本身,而是想到來學中文的學生及其家長,他們都可能到學校了,能沒有老師在嗎?
當然真遇到超級大風暴,基於危險性很高,中文學校往往會停課一次,但每年遇到這樣的機會不多,不是大風暴,一場5至10公分的雪還是阻擋不了僑教老師上路的決心。下雪帶來的困擾不僅是遇到雪濘讓車開在雪地上顯得吃力,也非車胎萬一陷在雪濘裡得奮力推車脫困,而是在路上那層冰!如果馬路來不及未撒鹽化冰,往往雪化之後,溫度還是沒回升上來,路上就很容易結冰,危險也隨之到來,車子遇冰一打滑就不知道會往那邊衝了
;尤其北美交通多靠高速道路,在高速之下的車輛打滑,危險性有多高就可想而知。
為了高薪或是學術升等延聘而走上這條路,還能夠想像得到,但僅為傳承中華文化、教導海外華人子弟學習中文,在大雪天或下雪過後上路者,恐怕也只有台灣這批為那股莫名使命感而上路的僑校老師們吧!(版工越洋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