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課老師:信世昌 博士
課程目的:從宏觀角度探討華語文教育在全球發展,並且從國際環境、語文政策、師資培育、課程與教學制度、機構組織等方面切入,探究如何促進該領域影響力,並一併探討語言發展與衰退,內容包括:
(1)探究影想語言興盛與衰退的因素為何
(2)瞭解海內外華語文教育與僑教之發展與現況
(3)探討華語文教育的學科領域建設之重要因素
(4)應用相關學理來分析和評估華語文教育之現象
(5)討論如何推動我國與全球的華語文教育
(6)建立學生在推廣華語文教育之策略和方案規劃能力
教學方式:以課堂討論、專案分析、文獻資料研讀為主,並擬邀請專家參與特定主題的討論。並採專題研判方式,根據國內外華語文教育的相關情勢,深入探究其成因與發展之道。若干與華語文教育有關的特殊問題,例如,近年在國內華語界發生的各種事件也一併深入討論。
評量方式:
(1)資料匯集作業 10%
(2)專題與區域研究報告 15%
(3)報刊意見投書 15%
(4)期末報告 (論述一篇 或 方案規劃報告,字數為10頁) 40%
(5)課程參與(討論與服務) 20%
(6)出席 (缺課按學校規定處理並依次扣分)
課堂討論資料
(1)Crystal, David (2000) Language Dea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中譯本:語言的死亡。台北:貓頭鷹書坊)
(2)Crystal, David(1997)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中譯本:英語帝國。台北:貓頭鷹書坊)
(3)丁元亨(2002) 歐洲整合與歐盟語言政策。台北:前衛出版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