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樣的講員陣容就知道這場研討會的水準了,能一次聆聽這些超級大師們的分享,恐怕是北美華文教師夢寐以求也未必碰到的機會。
第一梯次:Making Standards Meaningful
講員: 白建華教授(Kenyon College)
姚道中教授(University of Hawaii)
齊德立教授(The University of Utah)
劉力嘉教授(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第二梯次:Making it Happen ~ Keys to an Ideal K-12 Chinese Program
講員: 林遊嵐(Boston Public Schools)
譚大立(Landon School Bethesda,Maryland)
孟援朝(Oak Hill Middle School)
陳少元、竹露茜(Pasadena Colldge)
2月14日參加了久仰大名的南加大USC(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東亞語言文化中心在洛杉磯辦的中文教學研討會,對所有在地的中文老師而言是一大盛事,所以此行我們遇到的無論公立學校中文老師,或者南加州中文學校聯合會的主要幹部們,都在「情人節」這天一起到這個學術殿堂「約會」了,講員們更是北美華語文教學界的超級王牌群擔任。
今天的講題十分豐盛,第一場由教授們先針對美國地區最新的外語標準制訂政策做講解,也就是所謂的5Cs(Communication / Cultures / Connections / Comparisons / Communities),這樣的標準影響著AP中文考試題型的發展方向,姚道中教授在會議上列出了今年(2009)AP中文考試題型的調整方式,第一部份選擇題(針對聽、讀理解)的配分跟往年一樣沒有太大改變,題目的類型及配分如下表:
題型 | 題數及比率 | 時間 | ||
第一部份 | 選擇題 | 70題 | 50% | 1小時20分鐘 |
A:聽 | (人際交流:Interpersonal)接話 | 10-15題 | 10% | 10分鐘 |
(理解詮釋:Interpretive)公告、會話、說明書、留言、報告等 | 15-20題 | 15% | 10分鐘 | |
B:說 | (理解詮釋:Interpretive)廣告、文件、電子郵件、書信、便條、海報、告示、故事等 | 35-40題 | 25% | 60分鐘 |
第二部分則稍做調整,2009年的題型分配如下:
題型 | 題數及比率 | 時間 | ||
第二部份 | 開放性試題 | 4個任務 | 50% | 45分鐘 |
A:寫 | (表達演示:Presentational) 看圖說故事 | 1 | 15% | 15分鐘 |
(人際交流:Interpersonal) 電子郵件 | 1 | 10% | 15分鐘 | |
B:說 | (人際交流:Interpersonal) 對話 | 6 | 10% | 4分鐘(每題20秒) |
(表達演示:Presentational) 介紹文化 | 1 | 15% | 7分鐘(4分鐘準備2,分鐘回答) |
更多詳情請參考AP Central網站:http://apcentral.collegeboard.com/apc/public/courses/teachers_corner/37221.html
正確看待語言政策的態度絕非以考試領導教學,而應該以5Cs的標準為中心,視AP中文考試為其中一個遵循這個標準的項目。因此,包括教師的教學策略、教材選擇,也應該以5個C的學習標準為基礎,強調溝通成功的重要性、了解語言中所包含的文化意涵、以目標語和自己的生活經驗作連結、以目標語和自己的文化作比較,最後是強調除了學校以外生活情境的持續學習。
經過第一場教授們針對「標準」的深入解說以後,第二場就由資深老師們分享實際成功的教學經驗,根據5Cs,中文也制訂了K-12的教學一貫計畫,從幼稚園K班到高中十二年級,小學階段以主題為主,例如家庭成員、身體部位、學校用語…等,強調聽、說、溝通、的實用性質,中學階段可以以主題讓學生製作各式的報告,設計情境讓學生寫信、留言、做菜單、看廣告…等,整體而言,讓一個人能在目標語的語境中生活,已成為現今外語學習的主流目標。(洛杉磯版工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