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僑高中校長朱富裕 國語文中心主任張曼麗
華僑高中自民國44年創校以來,一直肩負培育回國僑生接受中等教育的責任,對於國語並不流利的僑生而言,華僑中學的國語文中心更是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必須在一年內的時間,讓僑生們的語言能力大幅提升,進而進入正規學制內去就讀。
華僑高中的僑生由教育部分發到校,參酌僑居地學歷,編入適當年級就讀,國語文能力測驗未通過者,在國語文中心加強語文基礎一至二年。華僑高中國語文中心在民國78年成立,目前有四班學生,比以往的三班還要增加一班學生之外,每班學生人數原是不宜超過25人,現在是每班27至30人,學生的國語程度不僅差異很大,學生年齡差異也很大,從小學生到國中生都有,國語文中心任務就是輔導學生提升國語程度,讓僑生能很快進入國中部或高中部的正規學制內就讀,通常是以一年為限,除非學生程度真得跟不上,就必須再延長一年視學生程度是否提升後,才能讓學生進入正規學制。因此,國語文中心主任張曼麗苦笑:「人家是九年一貫,我們要作到一貫九年。」
面對每班學生人數的增加,國語文中心教師群面對的問題還包括:很多小學生本身住校卻不會照顧自己,老師們必須兼負起褓姆責任,有些學生不會每天洗衣服,或是採隔天換衣服策略,而是一件衣服一下子連穿五天,老師這時就必須教學生如何保持自我乾淨;有些學生家境確實不好,鞋子都穿開叉了,老師就要看看自家或同事有無適合的二手衣物等,提供給學生。全體僑生是集體住校,遇到經濟不景氣,即使食宿費用已很低廉,學校還是會想辦法讓學生在校內餐廳有工讀機會,中國新年時,校長還會邀所有住宿僑生到家中一起過除夕,大年初一還要買速食讓學生打打牙祭。
華僑高中對僑生照顧不單是語言能力提升,也都視學生如己出來照顧他們的日常生活。
華僑高中國語文中心學生在校作息是從上午6點起床後,盥洗、早餐、打掃校園及早自習之後,8點10分開始第一節課,一直上到第八節的下午5點,經過晚餐後,晚上6點至7點50分有兩堂夜間輔導課程,接著回宿舍自習及自由活動,晚上9點30分進行晚點名,11點就寢。從週一到週五都是一樣作息,但週五晚上沒夜間輔導課程。
國語文中心教授返國僑生的課程架構分為三大項目:讀本語文、適應課程及生活語文。讀本語文是以國立編譯館主編的國小、國中國語課本為核心教材,適應課程有生活文選、入門課程(建立各科基本概念以利國、高中課程銜接)、發音練習、基礎會話及中國故事,生活語文則有視聽國語、報紙語文、歌謠吟唱及圖書導讀,國語文中心也自編教材提供給學生。
國語文中心教師群還面對一個很大的挑戰是:學生國語程度差異化很大,一個班級內的學生程度不一,老師教學就面臨很大考驗。華僑高中國語文中心研發出【教師接力式】教學法,從民國84年起,便嘗試將讀本語文採「縱向課程」設計,把國小教材課文及習作,分成:形音解析→詞義介紹→句型運用→文章總覽四階段,然後由數位國文老師接力在當日完成一課的進度,這種教學目標清楚、分工明確,教學節奏易於掌控,因此,成效良好。
此外,國語文中心老教師群下班後,夜間還要進行課業輔導,開設「僑生基本學科課業輔導」課程,加深加廣教學,增強僑生聽說讀寫能力。暑假針對升讀高中班學生,加強語文學習能力,開設適合學生程度及需要的暑假學藝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