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和小學六年級的老師發現一個有趣的事情:在僑校內,中文講最好的是韓國籍的學生,華僑學生的中文反而沒有韓國籍學生那麼好。
因為華僑家庭在家大多也和孩子講韓文,也大多不強迫孩子講中文,使得華僑學生的中文反而沒那麼好。
相較之下,韓國的父母多認定「未來是中文的世界」,對孩子學習中文這方面非常積極。以幼稚園為例,幼稚園老師就發現有幾位家長自己也學中文,還會和老師說:「老師,我的小孩中文學習慾很強,請讓我孩子多說中文。」、「老師,請讓我孩子多看、多寫、多說中文,讓他中文多寫幾行沒關係。」、「老師,我的孩子說,小朋友遊戲時都是說韓文,讓我不滿意。」(注:最後一句是全中文說的)
也有幾個韓國籍的幼稚園學生曾隨父母到中國、台灣小住一陣子,中文表達能力真的比較好。 華僑家庭中,多是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地長大就好,所以雖然心中希望孩子能講中文,但也不要求孩子「一定」說中文。
僑小六年級的老師就碰過家長說:「老師,孩子只要平安長大就好,不用對他那麼嚴格啦!」(六年級老師只是要求他們理解後背誦唐詩)、幼稚園老師誘使小朋友對他爺爺說「爺爺好」時,那位爺爺說:「老師,沒關係啦!他不太會說中文!」(不過後來當小朋友很大聲地說:「爺爺再見!」時,那位爺爺好高興)
當然也是有重視孩子說中文的華僑家庭。
不過目前筆者接觸到的是上述的情況,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林彥瑜觀察記錄)
因為華僑家庭在家大多也和孩子講韓文,也大多不強迫孩子講中文,使得華僑學生的中文反而沒那麼好。
相較之下,韓國的父母多認定「未來是中文的世界」,對孩子學習中文這方面非常積極。以幼稚園為例,幼稚園老師就發現有幾位家長自己也學中文,還會和老師說:「老師,我的小孩中文學習慾很強,請讓我孩子多說中文。」、「老師,請讓我孩子多看、多寫、多說中文,讓他中文多寫幾行沒關係。」、「老師,我的孩子說,小朋友遊戲時都是說韓文,讓我不滿意。」(注:最後一句是全中文說的)
也有幾個韓國籍的幼稚園學生曾隨父母到中國、台灣小住一陣子,中文表達能力真的比較好。 華僑家庭中,多是希望孩子平安、健康地長大就好,所以雖然心中希望孩子能講中文,但也不要求孩子「一定」說中文。
僑小六年級的老師就碰過家長說:「老師,孩子只要平安長大就好,不用對他那麼嚴格啦!」(六年級老師只是要求他們理解後背誦唐詩)、幼稚園老師誘使小朋友對他爺爺說「爺爺好」時,那位爺爺說:「老師,沒關係啦!他不太會說中文!」(不過後來當小朋友很大聲地說:「爺爺再見!」時,那位爺爺好高興)
當然也是有重視孩子說中文的華僑家庭。
不過目前筆者接觸到的是上述的情況,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 (林彥瑜觀察記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