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語言放入學科】2009年地球村青少年村民台灣教育文化參訪團


休士頓地區吳張英純母女

全球國青少年寒暑期醫學營總召邱聖博

  每年不論在美國或台灣都有很多夏令營可供華裔青少年選擇參加,不過,由美國加州洛杉磯的瑞山中文學校所舉辦的參訪團,則是廣受美國東西岸的華裔家長們歡迎,因為這個參訪團綜合各家之長,更重要的是該團把華語文放入學科之中,讓參加學員可以真正活用華語文。
  邱聖博是台北醫學大學企劃組專員,也擔任全國青少年寒暑期醫學營總召集人,他表示這個醫學營已舉辦8年,參加過該營的學員已有1萬多名,每年都有十餘名來自海外的華裔青少年參加,多數都是返台探親的父母看到這項活動,而主動幫小孩報名參加。只有瑞山中文學校主辦的參訪團是採取集團參加,並且全程參與,所以也在不斷溝通之中,開始知道要如何服務海外華裔學員。 
  台北醫學大學舉辦的醫學營共分三團:高中、國中及小學,每團再分三梯次:現代醫學、生物科技及現代醫學進階班,不過,國中生為主的醫學營則是分為:現代醫學、生物科技與牙醫。每個營隊的時間不同,大概是四天三夜或三天兩夜,學員全程住宿方式。舉辦這個營隊是要讓學子們先對醫學有初步認識,做為日後選讀大學志願時的參考;此外,活動中間還要提供實驗的活動,讓學員能親自動手操作。
  對於華裔學員而言,也具有同樣效果,來自加州沙加緬度的張睿恩從小學三年級便到美國,今年已16歲,往年雖也返台,但未曾以參加這類活動,經過兩梯次的營隊後,他對醫學的內容更為瞭解,也更堅定未來要選讀醫學的志願;九年級的王承芳來自加州,從小便立志要當醫生,因此,參加這種醫學營是加強她對醫學的更深入認識。來自德州休士頓的Tseng暑假結束後,就要唸大學了,這次的活動讓她對醫學內容也有所瞭解。
  這群來自美國的華裔青少年的華語文程度差異很大,但是仍然願意參加這種營隊,當然會有不同反應,初中團的隨隊老師吳張瑛純來自德州休士頓地區,這次伴隨初中的女兒一起參加,她在旁的觀察是營隊有些內容在美國也都學過,比如提到複製人,她女兒在美國上課也學過,但不知道變成中文的時候是什麼意思,經由這次學習就知道中英兩種文字的意思。
  為了克服語言差異,這次參訪團還特別有兩位助教從美國一起隨行,每天也跟學員一起上課,晚上則是幫忙學員翻譯聽不懂或看不懂中文的部份,讓學員可以瞭解學科的內容,學員也不致於完全聽不懂中文的情況下,放棄對學科內容的瞭解。休士頓的吳老師認為,她女兒本來計對科學營之類的營隊很有興趣,這次她願意來台灣參加是女兒自己的選擇,她並沒有特別詢問女兒選擇的理由,不過她對於這種營隊還能結合華語文學習的方式甚感滿意。邱聖博表示,基於海外華裔學員日益增多,明年的營隊在講義方面也會開始嘗試以英文表現,讓學員瞭解學科內容方面能更輕鬆一點。(葉育婷、廖賢龍訪談記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