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淑順老師一週會在幾家不同的中文學校、安親班及私立學校教授華語文,多年下來已累積相當深厚的教學功力,對於CSL的非華裔學生教學,深切感受到要以不同於華裔學生的教學法因應。
柯淑順老師週五、週六及週日分別要到矽谷、日新與佳樂中文學校上課之外,還有安親班及私立學校也請她任教,北加州安親班是週一至週五下午3點後,教授華語文一小時,私立學校則是受中文熱影響也開設中文課程,當地主流學校的AP課程也因為有中文課程加入而產生變化,當地的AP外語課程目前是以西班牙語有最多人選讀,中文則居第二位,法文則是學生明顯減少,華語文熱潮也帶動CSL的非華裔學生開始增加。
教授非華裔學生要有不同教學法及教材,所以,柯淑順老師必須自編教材,因為學生程度落差很大,所以自編12頁的教材,包括聽、說、讀、寫的各項練習,此外,她還要求以彩色影印方式以吸引學生。教授非華裔學生學習華語文,並非一直講中文,也不是僅以翻譯方式進行教學,必須多元化帶領學生學習,尤其對學生應抱持鼓勵態度,要讓學生的學習不要有太多挫折,比如說一般考試對非華裔學會感到困難,老師就應該先有個「預考」(Pre-Test)讓學生熟悉考試型態,當學生考試有信心後,就不會排斥學習。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享受學習中文的樂趣,所以,唱歌等各種活動就不可缺少,老師要有十八般武藝教學生各種活動學習華語文。
僑委會推動海外中文學校老師運用Moodle平台,柯淑順老師表示,這對非華裔學生是一項很大的幫助,因為學生可以在課堂以外,自行預習或練習,也可連接到指定相關網站去看影片等。學生最害怕寫中文字,所以設計寫作的練習也要有趣,讓學生不會害怕;重要的是老師教學要有熱忱,能夠瞭解學生的缺點,知道每位學生都不一樣,才能帶領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廖賢龍訪談記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