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他山之石可攻錯】新加坡推動數位教學


由左至右:周鳳兒(新加坡教育部學校司)、李自金與劉丹楹(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科技司)

  小是新加坡發展條件的優勢,由於國土小,所以充滿危機感,不超越其它國家就難以生存與發展,就是這股小的優勢推動新加坡積極投入華語文市場,也成為號稱最適合雙語教學的地方。
  新加坡因為長期以來就有英文與中文的語言環境,可以提供東西方的人士一個很好的雙語環境,對西方人來說,新加坡環境並非完全西化的環境,還保有中華文化與語言,英語又是官方語言,所以很適合學習中文,對中國人來說,新加坡則是一個很好學習英文的環境。
  新加坡有項科技總覽計劃,每五年就會訂出下一個五年計劃,2009年正好是要宣佈下一個五年計劃的時間,過去的五年計劃著重提升硬體及補充設備,教育部及學校都有很大空間,面對數位科技時代到來,師資培訓也很積極推動,老師們都一起共同討論,協助教學提升,使得這種效果由點而至面的擴展。
  對於中國大陸發展數位教學的情況,中國大陸往往會設立重點學校,並且會在城鄉學校進行實驗,透過這種點線面的發展速度非常快,所以即使國土大卻也不輸新加坡,也因為中國大陸的國土大,所以會積極發展無線上網,未必會比其它國家落後;還有一點比新加坡具優勢的地方,中國大陸的小學升中學並無國家考試,所以學校可以給予學生很多數位學習的時間,新加坡小學生要面臨國家考試,相對能投入數位學習的時間有限。
  至於新加坡在2008年1月結合6所小學及4所中學而組成的「十分華文」教學模式,則是採用雙主並重的教學模式再配合訊息技術,目標是以語文運用為中心,結合詞彙、閱讀與作為進行教學,雙主並重的教學模式是一堂課由老師教授與學生自主學習各佔一半時間,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又可分為擴展閱讀佔一半時間,另一半時間進行語言表達及打寫活動,這項計劃初步效果不錯,2009年會增加至16所學校參與,2010年則會有25所學校參與。(廖賢龍訪談記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