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異域人小小天】泰北地理環境

資料提供:素慧

  泰北,有那些印象?小說「異域」是其一,鴉片金三角是其二,98所僑校中的一、兩所可能是其三,然後呢?
  98級研究生素慧貢獻己力於泰北20餘年,熟知泰北狀況及華人社會,每週將分享本身所見所聞。

  泰北地區位在東經97.5至101.3度,北緯17至20.5度之間,面積約為108,000平方公里,為泰國北部高原地帶上,最高海拔為茵他儂山2,670公尺,一般高度約在400~480公尺。常年5至10月為雨季,多東南風,平均氣溫約攝氏25度;11至4月為乾季,有西北風,最熱至34度,早晚溫差甚大,屬亞熱帶型氣候,惟近年來受全球溫室效應的關係,雨量分布也受影響。
  
  全區人口總數約470餘萬人, 90%為泰族,「佛教」是的主要信仰,人民性情純樸善良,沿著濱河,梅河與湄南河文化流域而分布聚居,重要城鎮有:(1)清萊市 CHIANG RAI ,距曼谷900公里,與寮、緬邊境接壤,為泰北最北端省份的行政中心,境內有國際機場,由亞洲高速公路可達緬甸、湄公河水運可上溯至中國雲南思茅港,為邊陲貿易交通樞紐。(2)清邁市 CHING MAI ,距曼谷700多公里、氣候溫和,山明水秀;鐵、公路均可直達曼谷、國內外航空往返便利,為泰國第二大城市,素有「北方玫瑰」觀光勝地美譽,亦為泰國北部政、經、文化重鎮。(3)彭世洛 PHITSANULOK 為扼守北中部軍事交通要衝;(4)帕腰 PHAYAO ;(5)南邦 LAMPANG ;(6)密豐頌 MAI HONG SON;(7)達 TAK 等均為北部商貿聚匯中心,泰華同處,人民生活安定。
  
  境內約10%則為各種少數民族:苗、傜、傣、甲良、傈僳、拉胡、阿卡及華裔村難胞,均散居泰緬寮邊境山區。主要物產以農作稻米、玉米、大豆、馬鈴薯、香芋、高梁、小麥、茶葉等山產雜糧及荔枝、龍眼、芒果、柑橘等水果與薑、蔥、蒜及蔬菜為大宗,次為一般農產加工及手工藝製品供銷市場;因屬開發中國家,各區生產力不同,社會貧富懸殊較大,尤以窮居山區者為最,且境內有所謂的「金三角」邊境要域,名噪中外,故被國際禁毒組織列為主要查緝目標地區,也是泰王山地計畫與我中華民國朝野援助,歷年來積極投入輔導改善的對象,由於成效顯著,現已成為觀光旅遊勝地!(卓素慧調查紀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