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知你有沒有看出來~相片裡那個是當時的台北市長「李登輝」哦~

圖片引用自http://www.chinatownconnection.com/houston-chinatown-map.htm,民國98年10月14日。
照片提供:Vicky
1870年,最早來到休士頓的是250名因修建鐵路而來的華工,但大多數未留居在休士頓。如同東西岸的華人史一般,留居在休士頓的華人多從事洗衣業、小商店業的小資本經營;直到1880年方在休士頓的人口普查裡發現第一個華人家庭。
休士頓的華人人數成長速度非常緩慢,到30年代還不到50人,直至二次世界大戰,也不過121人。二次大戰期間,開始有許多華人從周邊各州,如阿肯色州、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而來。早期德州的華人還有另一具有融合墨西哥文化的特色,二十世紀左右,曾有部分原居墨西哥的華人因墨國政局不穩,而隨同美軍返回德州,並在其將領的爭取下在德州聖安東尼奧落地生根,不受排華法令的影響成為美國合法的公民。
隨著休士頓的發展,到1965年約有二千五百多名的華人,到80年代為止,則大約有二萬到二萬五左右的華人。整個五十年代後移民的趨勢,幾個明顯大宗的移民群分別是:台灣移民、東南亞(越南)移民和近代的大陸移民。尤其休士頓更是越南「船(難)民」聚居的全美第二大城(第一大是洛杉磯)。到了現代,整體說來,整個移民的成份無論是留學生群或是移民者,來自中國大陸者都已占了華人比率的大宗。
休士頓一直沒有類似舊金山、洛杉磯的華埠,直到30~40年代,才有部分華人在東區城中開設了幾家雜貨店、中國餐廳等,稱之為「舊華埠」。但慢慢的,中國餐館已經從休士頓市中心擴張至市中心以外其他地區。隨著新移民的加入,台灣移民為主的社群在西南區則建起了以大型購物商城為主的華埠商業型態,休士頓也因此成為德州華人聚集的第一大城。(鄭月雲實地訪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