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7日 星期三

【行跡德意志】柏林中文學校


柏林中文學校(照片提供:鳳圻)

  台北時間凌晨五點,德國時間晚間十點,跳出漢莎航空。

  黑夜柏林無限寬廣的街道八方延伸,隨citroen的奔馳,地標建築金色光芒向四周照射 ,灰白積雪,罕人跡。首都柏林二戰後一片斷井頹垣,東西德分而對峙,西柏林受共產主義圍堵,宛若孤島。1989年11月9日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倒塌,兩德終告一統。
  
  西柏林華僑子弟中文學校即是以戰後台灣護士之名成立,爾後劉桂蓮女士於1997年向德國政府以公益社團名義登記立案,柏林中文學校一稱不逕而走。在海外從事中文教育從來不是一條容易的路,尤其歐洲強勢的主流文化,德國居,大不易;華人分散於16個邦城,早期柏林華人亦是以餐飲業為主,近年來大陸移民湧入,謀生不易,遑論子女教育。
  
  然多數家長依舊支持子女中文教育之栽培,該校學生一度高達200名,中文興學,繁體字與注音符號之使用,只為中華文化之延續與傳承。2000年開始僑委會改以活動舉辦之非經常性補助,如春節晚會、畢業典禮等,然學費之少量收取與教師薪資給發,無法達到平衡,有賴四處募款與辦學者的奉獻。

  現階段柏林中文學校週五教室於學生放學後進行授課,除台灣移民群體之子女,尚有緬、越、香港者,尤特於週六教室,原為廣東話教學,亦因兩名校長本為夫妻,學校整合而為一。筆者旁聽一成人中文會話課,王老師為北京人,口音與教學態度不在話下。校教師招募以留學生為大宗,受過高等教育,另一課堂教師來自大陸北方,與國小年級學生互動甚佳,課前以魔術表演安撫人心。「我遇到的文化衝擊太多了!但是很有趣!」孩子上課活潑好動不說,突然站起來丟個香蕉皮,卻也寓教於樂,玩中學;週六圍棋文化課為一德國老師授課,學生約14名,兩兩分組對棋,氣氛相當和樂。

  週五、週六教室借用柏林中小學場地,租金始終是項問題,若尋得一自有空間便可輕鬆運用,無須煩惱。面對大陸學校的強烈號召與大陸移民群之興盛,台系中文學校的生存益為困難,相對於台灣高中年紀始有中文第二外語課之設置,小學列屬課外活動課之一項,須由家長會自行籌畫,願意開設中文課並覓得教師與發放薪資,於私立學校較為盛行。

  正如總理梅克爾所言,德國總是慢一拍,於聯邦教育之基礎上,教改推行緩慢,中文熱慢火延燒,德國民眾的想像東方尚須經過時間的考證與淬煉,得意志心中的圍牆正在崩解,柏林的貧窮從來不是精神文化的匱乏。

  下一站,北方水綠之都漢堡。(張鳳圻實地訪查)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Go!Go!Go!
期待下篇,德國人的個性好像與妳挺搭,多放點電吧。

匿名 提到...

同學您是否又醉了?
(敢問是孝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