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提供:怡苓
佛教泰國清邁慈濟學校坐落於清邁府芳縣的郊區田園中,依著山邊而建,佔地大約十甲,附近皆是青綠的田野及遠山,偶有一群白鷺騰空而起,一幅安逸閒適的田園景象。
學校的設立緣起於慈濟泰北三年扶困計畫(1995-1997),是承接中華救助總會(簡稱救總)援助泰北的計畫。三年計畫終了,慈濟基金會構思可長久改善當地生活的方式,最後決定在此辦學。
光是買土地就經過種種周折,土地確定了,建校基金也是個大問題,曼谷師兄師姐協助建校募款,台灣許多師兄師姐也大力幫忙,歷經波折一直到2004年4月才動土。一期小學部工程有行政大樓及教學大樓,目前二期中學部的工程已經接近完工階段,預定2010年8月落成啟用。
2003年底年同時招募泰籍教師,2004年到台灣培訓兩次共六個月,10月完成培訓,11月進駐學校。2005年取得泰國教育部的辦學執照,2005年5月招收第一屆小一、小四的學生,共58人;直到現在,學校已經第五年,將要邁入第六年,已經有了小一到中二共八個年級,451位學生。
學校最主要的特色是人文教學以及華文教學,大部分的家長送孩子來最大的原因是學華文以及學人文。雖然立案在泰國教育部,但在教學以及課程的安排上
,與一般泰國學校有著很大的不同。
因泰國教育部僅規定每學年總時數,因此各校可自行安排,大多數泰校都是一個小時為一節課,中間沒有下課,小朋友可以自行去洗手間等等,老師都是科任老師,沒有導師制。清邁慈濟學校打破了這樣的常規,小學部改為每節課40分鐘,多了下課時間,但增加了節數,也採取導師制讓師生之間的互動更為密切,導師能確實了解每個孩子,進行生活指導。
2010年1月26日學校舉辦靜思語說故事比賽,分為泰文組、英文組、華文組三個組別進行,小朋友們在前一週就已經積極練習,中午休息時間常見到孩子們找老師練習說故事。參與比賽的小朋友相當積極,大家還自製道具,顯得相當重視這次的活動。有些孩子臨上台開始緊張,準備好的、背好的故事,講起來卻跟平常不一樣;有些孩子不怕上台,在台上講的故事生動活潑,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華文組的比賽大多是華裔學生參加,有一、兩位講得很好,表現不俗。(詹怡苓實地記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