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

【春風化雨南美情之四】中正僑校「不合作主義」

  中正僑校的大門很有學校的味道,聽說是名作家朱夜的兒子設計的。古色古香,很有中國風味。

  進入大門,走過操場,就是他在巴拉圭的家。他剛來乍到,被安排住在學校裡。學校有個大禮堂,除了校內的活動外,平時僑界各樣的聚會就在禮堂裏。他們一家就住在它左側,寫著中華會館招牌的樓上。想當年這裡曾經是學生宿舍,後來改成校長宿舍。寬敞明亮的空間,雖然簡陋些,但二房一大廳,也夠這一家子住。

巴拉圭是亞熱帶氣候,有時芒果一年三熟。當地人很喜歡種芒果,因此芒果到處都是。芒果可食,樹蔭可以乘涼,但是僑胞似乎不太喜歡它。若是庭院花園種有幾株芒果樹,每逢成熟時,每天光掃落葉及掉落的芒果,就累死人。

中正校園有許多芒果樹,他們一家剛搬來時,每天盡挑最大最漂亮,剛掉落的芒果吃。其實吃也吃不完,到處都是漂亮的芒果。土芒果雖多汁,但種子大也多毛,難怪不符合挑嘴的台胞胃口。於是有人動腦筋把它做成「情人果」。這道水果大家是熟悉的,早期每逢宴會尾聲,餐廳總會來一道情人果當餐後果,以消化油膩的肚腸。

冰凍的情人果,很符合巴拉圭炎熱的夏季氣候。他曾經請學校裡的巴拉圭老師一同品嘗,每個人都讚不絕口。有人好奇詢問:這是怎麼做的?原來還是芒果!而且是青澀稚嫩的芒果(芒果青)!這下子讓巴拉圭人瞠目結舌許久說不出話來。太驚訝了!中國菜硬是要得!他每次請巴拉圭人吃中國菜,太太的手藝沒有一次不是令巴拉圭人滿意而歸,預約再來。

中正幾年來一直突破不了初三國文數學升級的問題,有的孩子初三國文都已經學了三次了,學校還是開不了高中班。詢問之下,完全是魄力問題。怕沒學生(程度不夠不敢來)、怕沒老師(老師不敢教)、怕沒風評(中圖腰斬惹人笑),怕家長反對(居然有家長認為,在海外學那麼好的中文有何用,會寫會用基本生活字句就夠了);怕了一大堆,就是不怕回台讀書國文不夠強。

真的是初生之犢不怕虎,他竟然直接向大使館文教秘書建議(中正有一半是官股),請學校立刻開辦高中國文及高中數學課程。只要開得成,他願意擔任高中國文教學工作。於是在「千呼萬喚始出來」或半信半疑中,終於開了起來。第一年有29個學生,第二年也有23個;打破其他年級的記錄。

不但如此,他還打鐵趁熱利用暑假辦起「回台升大學國文班」。這一班反應出奇熱烈,很多人為了回國升大學,想盡辦法加強國文。但是第二班卻不看好,可能獎懲出缺席的辦法,令學生反感吧。南美洲的學生雖然不是草莓水蜜桃,可是卻是挺有個性的。不爽就是不爽,就給你亮個「不合作主義」牌,讓你自個兒自拉自唱,沒人理你。而且為了「不合作主義」,大家還挺合作的。(陳祖欽)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