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祕魯華人會社】BENEFICENCIA CHINA


一八八三年古德基先生致祕魯國務部長函

照片提供:佳瑩
 
在祕魯華僑社會中有過一些慈善互助機構,但非大型統一的,他的名稱和現在的通惠總局西文名稱一樣,都叫中國僑民慈善機構(BENEFICENCIACHINA)。

  當時祕魯的華人逐步擺脫「苦力」階段,可以自由選擇職業,或者經營小本生意,或是從事小塊土地的種植。由於形單影隻,舉目無親,因此會館就成為他們碰頭會面、交流信息、聯絡感情的一個場所。同時在經濟力量低微的情況下,會館也有著團結互助,互相關懷的作用,因此華僑設立會館的目的不外團結同胞,互利互助,推展福利事業。

  祕魯各地的中華會館多為慈善機構,有些地方的會館甚至設有老人宿舍,對完全無依無靠,不能工作的老華僑負擔起生養、死葬、病醫的義務,費用由會館津貼及僑胞樂助(如Piura及Trujillo的華人老人院)。

根據利馬國家圖書館所藏檔案,華僑為便利救濟殘廢和老病無依之僑胞,於一八八一年十月十六日設立BENEFICENCIA CHINA-中國慈善機構,一八八二年在BELLAVISTA廣場附近設立一所傷殘和患病勞工收容所,進行救濟工作,將老弱病殘,無依無靠,生活又不能自理的僑胞收容起。同年十月十六日召開華僑會議,通過該慈善機構之章程,一八八三年由主席古德基(Kuk Toequi)簽名並呈請內政部批准,並於一八八六年正式成立通惠總局。通惠總局取「通商惠工」之意,將其範圍推廣到所有移居祕魯祕魯華人,不再限於老弱病殘。(林佳瑩)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