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專題演講】互動式部落格設計
四月二十二日星期五下午兩點,位於國立師範大學校本部的博愛樓五樓演藝廳,受邀於華研所的戴金惠教授即將在這裡舉行一場精彩的演講。
進去之前,同學先去簽到處報到,當同學簽完名後會場的工作人員發給同學一張小小的名片,上面寫著「Google」而名片的背面寫著正是今天主講人的聯絡方式和Title,當時同學還以為工作人員是不是拿反了,接著工作人員跟同學說這是待會兒活動會用到的隨機分組。原來現場分成了五組,有goole、flicker、twitter等組別,會場也發了一些英文講義和這五組有關的分別介紹;而分組主要是請各組討論這些網路資源可以如何應用於教學上面,並對這些網路資源做一番簡介。而這樣的分組活動不過是為後面的演講做一個鋪陳。
戴金惠博士來自蒙特瑞國際研究學院,目前華語教學的對象以研究生為主,所以一班人數不會太多。戴老師談了很多她設置部落格的經驗,也分享了很多有關網路免費資源的運用經驗,更強調我們在學習使用這些資源的同時亦應該學會分類管理,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在未來的教學上更快上手,因此戴老師分享了一個網路資源(Delicious),這有點像是加入「我的最愛」,不同的是,「我的最愛」存放的地方是電腦本身的硬碟記憶體,而Delicious則是存放在網路硬碟裡,而且還可以做標籤,更易於分類管理。
一開始,戴老師也不是從互動式部落格的教學起步,而是用學校裡面的社群網站做教學,有點類似師大用的moodle;跟著,戴老師接觸到部落格,開始將教材等各式各樣不同的訊息放上去,但戴老師發現這樣對學生來說太複雜了,因此,在一次又一次的改進之後,戴老師成功地將互動式部落格運用在教學上面。究竟什麼是「互動式部落格」呢?指以站主和訪客間的互動為主要功用的部落格,通常訪客的留言多過於站主。戴老師除了在教學過程中自己設置部落外,還有要求學生也要設置部落格並每周要登一篇文章(其實就是作業);另外,戴老師也將一些他認為有用的網路資源連結到這個部落格裡頭,和學生的部落格網址。戴老師曾經比喻這個互動式部落格就如同一個家的客廳,大家可以在這裡進行交誼、交流、分享,每位學生的部落格則是臥室,老師給的補充資料就是廚房(補充能源、精神食糧的地方),當學生想要找老師時就請到陽台呼喚老師,所以老師的聯絡方式就是陽台。順便一提,部落格不只是內容要豐富,就連設計格式都要精心裝置,像是現在很流行用facebook,那就可以把blog布置成facebook的頁面,如此也能吸引學生的目光。
在會場裡,有人問到會不會有學生不喜歡使用部落格教學,戴老師回答這是必然的,但是他會選擇與學生進行溝通,並嘗試找出兩人間的平衡點,例如他有一個學生就很不喜歡用部落格,因此戴老師與他商談的結論就是借用Google Document 來上網繳交作業。雖然過程中有少部分人不習慣,整體而言,仍是有相當成效!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教學對象,戴老師在這裡提供的案例對象皆為研究所的學生當範本,也就是高等教育的程度,如果對象換成了七八九年級生,是不是就沒有那麼大的成效呢?又說,人數方面是不是也有一個限制呢?關於這個問題,戴老師做了一個很好的回答。他認為老師應該要針對教學對象來使用不同的教學媒體,配合學生最常使用或說最流行的網路資源去和教學作一搭配,當然也要配合學生的程度和班級規模做調整,沒有一個教學工具是萬能的,所以如果是針對七年級以上的學生且班級人數較多的課堂,這樣互動式部落格的確是比較不太適用在這裡。
很高興參與這次的演講活動,會上大家也都帶著滿載而歸的笑容離開。感謝戴金惠老師遠從美國回來台灣跟大家分享網路媒體的教學經驗,希望大家回去也能試試看使用部落格來搭配教學!(99級蔣力勻現場報導)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 (1)名揚四海:林口的我們 (29)
- (2)海納百川:課程相關內容 (36)
- (3)四海一家:焦點人物訪談 (152)
- (4)八仙過海:海華組成員集錦 (35)
- (5)學海無涯:學術活動資訊 (191)
- (6)文江學海:華語文教學資源 (131)
- (7)海國圖誌:海華研究資源 (63)
- (8)四海遊蹤:海外實查報導 (7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