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在林口的僑教與海外華人組辦公室可是由惠雯助教投入不少心力逐步建構而成,但助教顯然骨子裡是學術派的想法,林口的窩在溫馨中帶有濃濃的書卷氣。
小小的區域又被分割為辦公區、會議區及哈拉區,喔,不!精準說法是閱讀研究區。主要是助教用心良苦,在林口校區一時之間,無法負荷三系三所師生湧上山的情況下,圖書館及相關區域正整建,研究小間也未建置完成前。助教特別犧牲組辦公室的空間,為研究生打造出一個可以閱讀、討論及研究的區域,讓學生課餘之間有地方可以運用。也因為「用途目標明確」,當進入辦公室還找不到咖啡爐、微波爐、音響及電視的時候,個人電腦、印表機、網路設備都已設置妥當,網路連線也測試完畢,網速還挺快的,雖然看書的桌子稍嫌窄了點,但椅子可是舒服地可以讓人看很久的書,整間組辦公室的用途已不言可喻。
林口的窩擁有校本部絕大系所辦公室所缺乏的優點,先別說地震、火災會是誰跑的快,光是站在組辦公室前,微仰10度角即可讓一片藍天湧入眼中,四週毫無建築物的遮蔽;往下走到一樓,空曠的中庭已擺上遮陽咖啡座,如果學校允許敝組包攬咖啡簡餐生意,我想每位同學每月可領到足以活口的研究生獎助學金了吧!
在獨家經營權還沒拿下來之前,為了存活還是得去郵局領錢,一抬眼地好不湊巧,郵局就正好位在一樓不到數步之遙。領了錢就往地下一樓去,兩家小小的簡餐廳正裝璜著,已經有家開始賣些各式簡餐了;地下一樓佔地最大的是「福利社」,好久遠所用的名詞,可能只有德高望重的所上師長們才聽過吧!現在都已叫便利商店了,除各式飲品及零食無缺外,還有些生活用品以供應僑生先修部的廣大學生為主,這種一樓領錢、下樓花錢的「一條龍」流程不知是否經過管理研究所精心地設計。買好吃的、喝的又得上二樓那窩去讀書研究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