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僑校態樣】泰北僑校





(圖片提供:錢媽媽部落格)

  小說「異域」使台灣眼光關注當地孤軍的後裔發展,不過在台灣掀起一片華語師資熱之下,泰北這群小孩還是不易盼到他們所需要的老師,因為他們身處泰北,幸運的是泰北有光復中學讓部份小孩尚能有機會學到中文,光復中學對他們而言,無疑是「香格里拉」之所在。  光復中學是泰國政府承認的中文補習學校,地處泰北清萊府密歲縣萬偉鄉茶房村,該村面積約有3平方公里,人口約5000人,早在民國47年即創辦小學,民國50年向僑務委員會立案,民國72年增辦初中,民國93年增辦高中。
  光復中學獲得來自台灣的奧援包括:世界佛教華會淨心長老請求,捐建白聖大師紀念禮堂、教師會館、淨心長老教學大樓、真頓大師及法照大師贈送40部電腦。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ICDF國合會)的師資支援及僑委會的大力資助,菩提文教基金會幫助無數清寒學生。
  光復中學事實上招收的學生是從小一到高三,學校提供食宿,學生上課時間是每週一上午5點30分到6點50分、下午5點30分到9點30分,平日的上午8點到下午4點是到泰國正規學校上課,週六則繼續在光復中學上半天的課。光復中學的作息是早上5點鐘全村響起鐘聲,學生起床盥洗後,5點30分先去上課,一直到早上7點才吃早飯,然後再集體前往泰國學校上課;下午是4點從泰國學校回來後,5點吃飯,5點30分開始上課到晚上9點30分,學生一學期學費是3000元。
  由於師資缺乏關係,小學部的老師多數是由緬甸高中畢業生擔任老師工作,所以,小學部老師的年齡在18、19歲,這種教學場景在台灣是難以想像,台灣前往擔任志工老師則派在高中部,高中生三年須修習132個學分,科目有中文、英文、數學、歷史、地理、電腦及會計等7個科目,用書是台灣龍騰高職版的書籍,僑務委員會也提供自編教材。民國95年開始,光復中學在暑假則對外開放一個月的華語密集訓練班,不過,泰國暑假是在四月,寒假在十月。
  目前高中部已有畢業生,從學習內容不難發現幫忙就業也是教育一環,泰國一位大學畢業生的月薪在曼谷約6000至7000元,但如果會中文、泰文、會計及電腦的大學畢業生月薪可在12000至15000元。事實上受限學生家庭經濟,有些學生在光復中學的學費都是由台灣善心人士贊助支持,所以高中畢業生要繼續升學也有其困難,不過在台灣善心人士支持下,第一、二屆已經有少數幾位畢業生來台就讀大學;台灣志工老師告訴這些來台就讀大學的學生:在台灣只要作三件事就好─吃、睡及讀書,可見他們肩負多少人的期許。
  台灣前往光復中學的志工老師除了得到國合會支援外,也有部份是退休教師志願前往,在那邊平常沒事就是準備教案,閒暇之餘可在附近山區溜溜,新建教師宿舍後,教師有單人宿舍,也可以無線上網,現在最缺乏的是教英文、數學及電腦組裝及基本軟體的老師,高一的學生一班約20至30位,高二及高三的一班學生約20餘位。因為學生還有社團活動,所以老師們也會協助學生社團的活動,此外,學校很重視學生華語文藝文活動,都會帶領學生參加華語文的演講、作文、書法等比賽活動。
  光復中學所處的茶房村地處海拔800公尺,盛產阿薩姆茶及水果,一粒木瓜約5元、一串香蕉5至10元,1公斤蘋果約30元,教師群的個人信仰各不相同,基督教、天主教、回教及佛教都有,體貼的校長還專門請一位廚娘幫台灣老師準備伙食,相當器重台灣老師。平常還可以配合學校的車子前往山下採買個人所需用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