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4日 星期一

【明年請早】暑期泰北志工教師服務團


 

照片來源:泰北文教部落格http://www.wretch.cc/album/caritas2140


山裡的人是最認命,也是最不肯向命運低頭的人。
給我一片貧瘠不毛之地,我會種出最甜的橘子、荔枝;
給我四壁蕭然的教室,我會培養出知禮義、熱愛中華文化的孩子,
這是我所認識的你們。

~龜山國小 劉寧珠老師~
摘自《天主教台灣明愛會泰北文教組徵信vol 9》,2008. 12

  明愛會泰北志工服務團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教師為主,一類是以大學社團為主,前者必須是台灣正式合格教師,而且必須有三年以上的任職經驗;另一類是參與服務的大學生社團。服務項目是培訓當地華校教師,所有參與計劃的志工沒有宗教限制,所有服務計劃内容也不涉及宗教傳播或舉行宗教儀式。
  志工教師服務團是以全程自費方式參與,近年因為明愛會找到願意支持的單位,所以所有費用都由明愛會向有關單位申請後支出,志工老師不必再支付任何費用,但是志工老師服務團本身訂出不成文規定:資深教師每位出2000元、新進教師每位出6000元,所有的錢都捐助給泰北華校當地的建設。大學社團也是全程自費參與服務,通常是大學社團本身要自行籌措經費,明愛會不負責籌募經費的工作。
  所有的教師及大學社團都由明愛會負責規劃到泰北服務的區域,以及聯繫當地的接送與食宿,志工教師每天要上課3至3‧5小時的課程,教學對象是泰北的華校老師,課程內容包括:中文、數學、英文及電腦為主,如有歷史或地理等專長老師也會教授中國的史地。此外,僑校行政、教學技巧、班級經營,甚至學生心理輔導也可能是教授內容。每隔一天晚上則會到華校去實地觀察當地老師如何教課,作為輔導改進當地華校老師教學的依據。
  大學社團的大學生則是白天跟當地華校的老師進行一對一或一對二的培訓,主要是一些小學校的老師缺乏自信心,本身中文可能只有小學程度,所處村子也小,雖然前往參加教師培訓,但是在培訓課堂中會不敢發言,即使有問題也不敢在那麼多老師前面提出,因此,泰北文教組特別安排大學生以補習課程方式,幫助這些華校的老師學習教學技巧或是學科內容,每天晚上則要到當地華校直接教授華裔子弟,往往是一堂課由當地華校老師教授
,另一堂課就由台灣大學生教授,以這種教學觀摩方式磨鍊當地華校老師,也讓台灣大學生有實際教學的經驗。「他們不會太累嗎?」不會,大學生的體力可是不像你想像那樣的差喔!
  每年農曆年之前,泰北文教組的老師就會前往泰北各華校跑一趟,瞭解當地華校情況,依據華校需求開始安排這一年度的志工服務計劃,同時也開始招募志工教師,一直到四月底截止招募,然後接下來的行前講習、收集各志工老師擬定的教學計劃與課程題綱等文件,七月初出發進行約三至四週的服務。大學社團則是以社團為單位向泰北文教組提出申請,泰北文教組再統一規劃。過去幾年,每年都有40位志工教師及30~40位的大學生共同參與,每年招募達40位教師之外,也會招募約20位後備教師,以隨時遞補臨時無法成行的教師。(廖賢龍訪談記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