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華語文教學趨勢】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的轉型




  一直札根於台灣華語文教學領域的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面對全球華語熱所出現的變化,也開始由一個單純的語言學校逐步轉型為海外華語推廣基地。
  大概是從2003年前後開始,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突然面對很多的變化,之前只專注外國人來中心學習華語文,但2003年前後開始的變化有:(1)必須受託編教材給海外學校使用,以便海外學校可以用該教材去教外國人。(2)僑校及外國學校不知培養華語老師,請託幫忙進行師資培訓。(3)一個完整的華語文教學體系中,竟然沒有可公評的華語測驗系統,也被受託進行開發。(4)以往只有三個一期的華語班,有越來越多的外國學校組團來進行2~3週的語言訓練。
  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本來就會針對學生設計課程,還會提撥經費舉辦很多活動,讓學生可以融入台灣社會的生活,如果是針對一個學校的短期語言團,也會在半年前開始進行雙方聯繫,瞭解學生華語程度來規劃相關的語言課程或是文化活動,這種客製化的課程也越來越多。
這種變化讓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開始進行轉型,教學對象已不侷限在台灣島內,而是海外的華語文推廣工作也必須承作,除了上述項目一直進行之外,也正發展數位教學方式來進行海外師資培訓,事實上,語言教學最好是採實體進行,但基於多種因素,海外的華語師資培訓可能須採用數位教學方式進行,但是一定要跟實體教學搭配,也就是在當地須有老師可以跟學員進行實體教學,然後再以數位教學方式補充實體教學在時數或其它項目的不足;實體教學可以進行的是教學活動,讓學員實際知道如何操練教學技巧等,數位教學則是知識表達,學員透過數位學習可以知道學理內涵。
  隨著教華語文不僅限於在台灣教外國人,也有機會可以到海外去教華語文,但對於成為一位前往海外的華語文教師,台師大國語教學中心主任周中天指出,一位華語文教師要出國教華語並不容易,客觀上,因為需要工作簽證,涉及政府對政府事務,以台灣外交情況要拿到這種工作簽證,並非能由個人決定,主觀條件方面,一位華語老師不是經過師資培訓班階段就可以出發,瞭解當地文化是件很重要的事,本身也應該具備高程度的某種外語能力,否則很容易會不適應外國教學情況。最好的情況是年輕老師能有已移民的親友作為支持,然後先勇於去嘗試異國生活,等確定適應後再尋求華語教學工作機會。(廖賢龍訪談記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