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提供:玉雯
以前國文課總喜歡考一些隱喻譬喻等等什麼的,為什麼秋天是金風?我只好想像成金黃的稻穗應風搖動發出婆娑的聲音,這裡的秋天,深黃淺黃金黃的葉子滿樹,風一吹果真灑下了一片金風。
借住在一個朋友家,當然,她也是遠嫁他鄉的台灣太太之一。瑞士其實有四個官方語言,但是一般人熟知的就是德語區,法語區和義大利語區。蘇黎世在德語區,據說,德語區是最乾淨整齊的。因為經費及時間有限,我多在德語區的城市逛逛,其他的語區因沒踏入自然也就不能比較。
大家都說住在蘇黎世,但是城鄉差距是很大的。指的並不是經濟啦教育程度啦一類的,而是指生活型態的不同。在城市裡,我相信任何一個城市都是這樣,房子小,但是大眾運輸發達,逛街的地方一區接著一區,形形色色的人來來往往從不停歇。在稍遠一點的郊區,不必坐很遠的火車,只要十幾分鐘內到達得了的地方,那裏人人有大庭院,無論熱衷不熱衷園藝,總要有個草皮花草,因為「鄰居會檢舉的!」如果你做得不好,或是任其荒廢。瑞士人管得真多是不是?我住在蘇黎世市區,但是,我天生就是個鄉下小孩,我愛一望無際的森林,遠眺的山脈是阿爾卑斯山,十月多山巔已覆上白雪,樹的顏色也是漸層的,底層還是綠,中段略黃,頂已成紅色。這裡的顏色都很漸層,黃不是單純的黃,總是夾雜著深黃淺黃和金黃,在這裡我也明白了一些我以前硬背在腦中卻從不了解為什麼的形容詞,例如金風。
瑞士人是很幸福的。他們住在世界最美的花園裡,領著世界前三高的薪水。很多別國人都說瑞士人人都是中產階級,當然這是一個誇飾法,但是看看北德國同樣的時節卻已一片灰茫,二戰時被炸掉一半的教堂在寒風中透露著歷史的傷痕,上班族總是忙碌卻把薪資所得的大半交給了政府,好照顧那些社會底層的人,但是地鐵站、路邊、風景區卻都還是流浪漢賣著流浪漢報紙,或是和他們的狗蜷曲在路邊,對照著瑞士鮮豔的自然風景,整齊的街道,乾淨的空氣,單看這三點,我就想告訴瑞士人:你們真幸福。
瑞士人生活是很嚴謹的。他們講究餐具、家具,講究禮節,包括用餐禮節、談話禮節、打招呼的禮節、作客的禮節……等等等。禮節之繁瑣一開始令我戰戰兢兢,比方說:party的時候;比方說見面的時候是擁抱是握手是親臉頰,都必須依你和對方的關係深淺而有所不同。而親臉頰由令我尷尬,總是忘了該先給左臉還是右臉。但是後來習慣後,我愛上了瑞士,愛上了每天早上泡一杯熱茶或是熱咖啡,切著很硬很有嚼勁的雜糧麵包的日子;愛上了每天坐輕軌去風景區溜搭拍照餵餵天鵝的日子。(趙玉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