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7日 星期二

【菲律賓華語教學現況】菲律賓中正學院資深教師 陳明明老師

  雖然中正學院的學生大多仍以英文學習為優先考量,但中正學院的華語教學因著學校對語言學習環境的重視與創造華語環境,使得學生的華語多能維持一定的水準。

  身為華裔菲律賓人的陳明明老師憶起當年就讀中正學院時,多數學生的家長能夠在課後協助學生的華語功課並監督學生的學習狀況,因此,當時的華校學生在華語上的表現較佳,以一個50人的班級來說,中正學院的小學畢業後,能進行流利聽、說、讀、寫的學生超過50%。反觀現今菲律賓家長工作繁忙,華校學生課後多無家長協助督促課業,負責督促課業者多為家中傭人或不懂華語的菲律賓媽媽,華校學生無法在學校以外的環境中使用華語,小學畢業後能進行流利聽、說、讀、寫的學生僅剩20%~40%。因此,華語學習環境的創造成為中正學院的特色之一,使得學生能夠將課堂上學習到的華語,大量運用在日常生活環境中。

  中正學院不僅要求教師在課堂中完全使用華語,在課間休息時間亦要求教師以華語來跟學生進行所有的溝通 。因此,純華語教導的「直接教學法」,是為該校受歡迎的教學法之一。中正學院目前使用僑委會的生活華語進行普通班的教學,而中正學院小學部在五年級以前,完全使用注音符號和正體字的教學;五年級以後,學校開始加入簡體漢字及漢語拼音的教學,卻造成學生在高年級時常有注音、拼音、英文、菲文學習上的混淆。

  中正學院的學生分為三類:混血華人學生、菲律賓學生、中國學生。學生就讀華校的原因多是因為家長安排 ,但學習華語的動機則因各自的背景而異。在陳明明老師的心中,菲律賓學生是最認真的一群學生,這些學生的學習動機多是為了將來可選擇擔任政府官員或翻譯而學習華語,家長亦常額外聘請學校華語教師來進行一對一華語加強,因此有些菲律賓學生的學習效果反而比另外兩類學生要來的好;混血華人多因為自己的華人血統而選擇就讀華校,但對於華語學習的動機並不如菲律賓學生來的高,有些甚至覺得自己是被逼著來學華語的;中國學生是近年來大量移菲的族群,父母皆為中國人,加上從小就有華語的語言背景,學習華語對他們來說並不吃力。

  對於華語程度學習動機低落的學生,教師會用鼓勵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至於華語程度不夠好的學生來說,通常由華語老師在放學後將學生留下來額外督導加強,陳老師曾為了個別學生的華語加強,課後輔導了近三個小時才下班。畢竟,傳授華語還是陳明明老師的最大心願。(王琳訪談記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