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焦點人物】專訪僑委會第二處處長張良民

—耕耘數位E學習,引領僑教新方向—

影像016 影像022

  華語文學習熱與數位學習的潮流結合後,對於海外華語文教學及學習都產生重大改變,行政院僑務委員會面對這股重大改變也早已有所準備,僑委會二處負責僑教領域,二處處長張良民特別接受訪談,清楚說明僑教方面在支援華語文數位教學的作法。


  行政院僑務委員會委員長吳英毅今年六月向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報告時指出,僑委會未來施政方針三大工作主軸之一:運用數位科技,建構台灣為世界華語文學習中心。由此可看出數位科技在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對於海外華語文教學也將產生引導作用。


  張良民處長指出,發展華語文數位教學有三項重點:觀念、能力及設備。目前海外雖然還是普遍存在數位落差,不過在這三項重點項目都已看到很大的成長。以數位學習觀念而言,早年在信世昌等多位學者引進華語文網路教學觀念後,僑委會在民國88年建置全球華文網路教學中心,這股數位教學風氣越來越盛行。從僑委會本身所作的長期追蹤調查,也可以看到這種華語文數位學習觀念的改變:首先是看到海外僑教數位學習的利用比率的提高,其次,在僑教措施中,也發現海外學習華語文者對華語文與網路學習有著強烈印象,對於網路運用更是大幅提升。


  在華文老師數位教學能力方面,張良民處長表示,海外華文老師以往可能只是運用網路找教學資料,對使用軟體教學等方式也沒注意,並沒有聚焦在數位教學的重心。僑委會近十年來主辦的華文網路種子師資培訓班,就是協助海外華文老師能夠學習數位教學及數位教材製作,也希望透過教學平台能讓海外華文老師經營線上教室及華文社群。


  近年來,海外華文老師報名參加華文網路種資師資班情況非常熱絡,不過,在名額有限下,很多海外華文老師還是無法參加培訓。因此,僑委會採取以海外文教中心為據點,就地展開培訓當地華文老師的作法,一年下來在全世界各地已培訓2000多位海外華文老師,算是舒緩海外華文老師都要返回臺灣參加培訓的熱潮。由這麼多參加培訓的人數,也可以看到海外華文老師對數位教學的認知。


  張良民處長說明現階段僑教方面努力的事有:(一)華語文能力導入的提升。(二)學術研討持續地運作。(三)教材數位化。(四)海外據點推廣。


  2009年全球華文網路研討會將是第六屆,從每兩年舉行一次的參與狀況來看,不僅越來越盛大,而且已達到國際學術研討會的水準,因為參加者與論文發表的數量中,有三分之一是來自海外。


  教材數位化則是繼續製作新的數位互動光碟之外,還將持續把紙本教材轉換成影音光碟型式的教材。僑委會與國科會還合作參與國家數位學習計劃,以全球華文網路教學中心為基礎提升成立全球華文網(http://www.huayuworld.org/),全球華文網的四大主軸包含:華語文師資社群(Communities)、華語文網路學校(School)、台灣華語文入口首頁(Yellow Page)、台灣優良數位產品(Products)。


  張良民處長談到華語文輸出與海外中文連接時,建立海外華語數位學習中心為示範點及教學點將是另一項計劃,從資訊設備的建置與廠商提供的數位教材來打造一個海外華語數位學習中心,希望全世界各地的僑校在結構發生改變後,能轉型為這個數位學習中心,擴大招生層面,進而成為社區華語中心的經營,如此不但能夠永續經營,也才能達到鞏固僑教目的。更希望藉這些海外華語數位學習心能以創造快樂、活潑、多元的華語文學習為總目標,進而更吸引學習者來到台灣。政府、學界及廠商也可以組成一個優良團隊,政府制定出海外僑教目標,學界能支持政府並給予僑委會建言,就像葉德明等教授給予多項建議一樣,再加上台灣廠商有快速產品化、客製化的能力,更可把華語文輸出到海外作大幅度的提升。


  僑教還是面臨多方的挑戰:傳統海外中文學校的量變到質變、正簡體字的對壘,尤其是對岸往往透過經濟或外交力量,簽定一些協定就可達到語文輸出的方式,反觀台灣必須從當地國的草根力量紮根做起。張良民處長認為,維持信心是面對挑戰的不二法門,畢竟在華語文教學專業領域,台灣的教學專業與品牌還是有其優勢,也不容易被邊緣化。此外,台灣商業的拓銷實力強,也應該藉重這能力來抵消對岸以行政擴張的力量。事實上,僑教與國家資源結合的力量仍是不容小歔!(林佳瑩、葉育婷、廖賢龍聯合訪談)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