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16日 星期五

【美國加州北半島中文學校】王進德校長



照片提供:盈瑩

  北半島中文學校已經有三十年的歷史,目前王進德校長是第二次擔任校長的工作;上課時間在週六早上9:15-11:45,第四堂課是課外教學,有圍棋、毛筆、繪畫…等文化課。任課教師從年輕到資深皆有,中文教師的來源多樣,有些教師已有美國幼稚園或中小學教師執照、修畢教育學分,其中有三、四位教師目前在主流學校任教,其他兼職的教師也都有教學經驗,多數曾參加僑委會辦的各式訓練。

  目前在教師薪資上,助教兩個半小時是35美元,而教師一小時的薪資約為40到50美元,算是中上薪資,現在學校希望能夠以教師評量結果來微調薪水,以獎勵好老師,行政人員的部分皆為無給薪職。不過因為教務要做到公平很難,所以教師評量等方式仍在考慮中,另外,目前排課是以教師抽籤來做為選班標準。其實對於學生來說,一年64小時的中文課太少,仍須家長平日督促。
  
  現在學校租用當地主流學校High school的教室,但租金一年比一年貴,目前一年的租金為6萬美金,一共租了23間教室,以次數計算金額,一年估計有60次的使用率,學校需要購買保險。至於與附近居民的關係,由於每週六早上9點家長就會接孩子們到學校,所以學校附近會交通管控,週六早上家長們停車時容易干擾附近居民,學校會口頭提醒大家。所租借的主流學校全校學生有600多人,而週六來上中文課程的學生就有500多人,因此學校給薪聘請了一位office manager,一次100美元,來負責行政事宜。

  目前北半島中文學校有19位理事、1位理事長、1位財務長、校長、家長會長、教務主任、5個常務理事。董事會與校長休戚與共,互相鼓勵幫助督察是否濫用職權,校長負責校務、管理繁瑣的教務,而對外事項也由校長負責。另外也有資訊人員負責電腦維護工作。若是有募款的需求,註冊組會提出建議,校長並不管理、干涉與金錢相關事宜,基本上,理事長十分小心謹慎管理帳目。而所有學校政策行政人員們都會同步知悉與執行各項行政活動。目前,籌募學校經費的方式有賣大華九九超市、永和超市禮劵的辦法,每百元學校賺得6元,一年可有6、7萬元,這些費用會拿來做活動、園遊會、謝師宴,而在合作廠商的部分,盡量公開公平,與公立學校募款方式相差無幾。
 
  2010年學校換了「美洲華語」新課本,另外,因應SAT- 2與AP考試,開設第四堂AP課程可以抵中文學分。2010年教務並提案要把九至十一年級課程融入AP課程。八年級升到九年級會減少一半的學生,目前全校只有1位個學生上到八年級後,通過了AP考試,AP考試對孩子們來說是很難的,其實學校的目的也並不只是為了考試,而是讓更多的小孩學習中文。
 
  現在一年的學費,新生是480元,舊生學費則為380元。為了鼓勵家長幫忙,因此家長加入服務一次可抵50塊,學校經費來源主要為學生學費。2009年的學生約有500人,因此收支有盈餘;2008年學生482人,因此虧損了幾千元,但校務基金有十萬多元,可彈性運用。由於2008年的虧損,因此學校考慮是否兩班併班,或是直接加學費20元。雖然園遊會有些義賣,但園遊會目的在於文化、寓教於樂,唯一只有販賣禮券是有盈餘的,基本上,學校財務只要平衡就好。

  學校並不限制就讀者一定要是華裔,無論學生背景,在行政作業上是一樣的,而在教學上,以前有紅、白、綠班,但造成爭議,後來簡化為紅、白班,現在決定完全取消、完全將學生們打散,皆一視同仁、統一標準,無論如何分班皆有利有弊,但現在的做法爭議較小。若是跟不上的孩子,學校會採取補救教學。另外,在程度上,如有程度較好或較不好的孩子,學校政策是可調班至上下兩年級的範圍。CSL班,則是零起點的學生,2010年原先想開課,但尚未開設;目前全校外國人低於5%,大陸廣東籍學生最多。

  中文僑校本身財務上需要僑委會的贊助,海外華人們皆存著感恩的心,感謝僑委會多年來的支持,其實,僑校不需要對立,應該撇開政黨,不該泛政治化。他不清楚大陸的情形,但看到僑委會做蠻多事情的,十分感激,那麼這幾年美國大環境並不好,辦僑校許多皆已把老本挖出來,希望僑委會在教科書上能夠繼續給予更多的支持(美洲華語一本8.5美元,目前補助10%),也希望僑委會能夠派老師過去教學,派專業的老師過去幾個月給予專業的教學建議。

  未來希望美國主流學校能夠排入中文課,老師們皆前往主流學校教學,整個中華文化的傳承工作轉由美國政府支援,這是王校長所樂見的。在2009年9月28日,美國政府承認中國聖人孔子,訂定這天以紀念中國偉大的哲學家孔子。許多在美國的華裔孩子們沒學習中文,到了高中會產生身分認同的困擾,很多家長到孩子們高中時很後悔沒讓他們學中文,因為在外國人的眼裡,明明不是美國人,學中文可以讓孩子們知道他們是中國人,也希望台灣政府繼續支持海外的中文教育。(李盈瑩訪談記錄)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