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7月23日 星期五

【華府臺灣學校校長陳桂鈴校長】臺灣文化,非關政治

  華府臺灣學校是在美國眾多的中文學校中相當特別的一所,自1983年成立時便秉持發揚臺灣文化的精神,熱愛臺灣文化及臺灣精神的陳桂鈴校長,在華府臺灣學校擔任校長一職已滿5年,她為學校感到驕傲地說:「全美只有我們這一家中文學校是發揚臺灣多元文化精神而完全不跟政治意識型態沾上邊的。」

  大華府地區每年的臺灣傳統週活動總是在五月之中和華府亞太裔傳統節共同舉行,臺灣設置大型攤位宣揚特殊傳統文化和民俗,遊客、鄉親、都很喜歡在這些攤位中體驗「臺灣味」,而華府臺灣學校的攤位就是其中之一要角,學校老師、義工,加上活動人員有160到200人左右。

  她說:「如果中文學校名字都是「中文」學校,那麼我們所熱愛的臺灣就被隱藏於其下。」華府臺灣學校的名稱有其深意,不以「中文」兩字為名,也表示學校中不僅是「中文」而已。所有與臺灣文化相關的語言、歷史、技藝等等都可以在學校的課程中,如台語課、客語課、日語課、客家技藝、原住民技藝、臺灣地理、臺灣歷史、臺灣兒歌、臺灣童謠、臺灣現代文書法、臺灣等等。「小小的臺灣,其實相當豐富。」,陳桂鈴校長說。因此無論是大人、小孩,只要喜歡這些臺灣文化的人,都可以是學生。

  在成立初期,華府臺灣學校本只有台語課程,後來課程開設漸多元化,日語課程、客語課程也已開設。原本僅使用注音符號教學,近幾年也已加入漢語拼音課程,文化課程也逐年增加。

  2010年,華府臺灣學校在台灣文化中心舉辦了台語教師研習會,學校將其精神往外傳播,旨在將臺灣文化延伸、傳承下去。「我們不會在意其他學校也跟我們一樣教台語,或也以臺灣文化為本來開設課程,因為這就是我們的目標,越多人這樣做越好!」陳桂鈴校長如是`說。
  
  華府臺灣學校雖然以臺灣文化精神為主要訴求,來上課的學生90%是臺灣人第一代或第二、三代,但也有10%並不是臺灣子弟,有中國人子弟,也有幾個不具華裔背景的學生。臺灣家長們是認同「台美人」的身份,而其他背景的家長們則是喜愛學校的課程特色及其具人情味的環境與溫馨。而資助華府臺灣學校的熱心教育人士,也並非全是從臺灣來的台商,也有一些其他地區的華商,由於認同臺灣文化及其博愛、多元的精神,而出資捐助。

  「僑務委員會的資助給了我們一些支援,但我們為了臺灣而堅持著這些理想,在充滿競爭的環境下艱辛地立足,讓這地區的其他族裔也認同臺灣文化,希望僑委會能給華府臺灣學校更多支持,才能讓學校的發展更穩定。」陳桂鈴校長語重心長地說。

  在美國地區的中文學校當中,少有像華府臺灣學校這般以臺灣文化為中心來發展的學校,其中碰到了許多困難,如:被誤解為以政治意識型態出發、當地企業資金捐助流向較大型的語言學校、學生人數因家長認同問題而並未持續成長等等。因此陳校長的心聲,的確和其他中文學校大有不同,僑務委員會若能在華府台灣學校的資源需求上多給予支持,將會使在美國推廣臺灣文化的熱心教育人士有更大的信心與力量共同推動辦學。(周俐君訪談記錄)

沒有留言: